3M荧光检测仪NG3是基于荧光免疫层析技术的快速微生物检测设备,主要用于食品、环境、医疗领域的致病菌(如沙门氏菌、李斯特菌)与卫生指标菌(如大肠杆菌)检测,具有“15-30分钟出结果、无需复杂前处理”的优势。其操作需严格遵循“准备-取样-检测-判读-维护”流程,确保检测准确性与重复性,具体规范如下:
一、操作前准备:设备与耗材核查
此环节核心是确保设备状态正常、耗材适配,避免因前期准备不足导致检测失败:
设备状态检查
开机自检:接通220V电源,按下电源键,设备自动进入自检模式(约30秒),屏幕显示“Pass”即为正常;若提示“Error 1”(光源故障)或“Error 3”(温度异常),需关闭设备重启,仍报错则联系售后检修。
环境适配:检测环境需满足温度15-30℃、湿度30%-70%,避免阳光直射或靠近热源(如空调出风口),防止温度波动影响荧光信号读取;设备放置需水平,避免振动导致检测卡移位。
校准验证:每周用3M标准质控卡(分“阳性”“阴性”两种)进行验证,插入质控卡后选择“质控模式”,阳性卡应显示“Positive”,阴性卡显示“Negative”,偏差需≤1%,否则需执行“校准程序”(在系统设置中选择“Calibrate”,按提示完成操作)。
耗材准备
耗材核查:确认检测卡(如3M™Molecular Detection System Cartridge)在有效期内(未开封耗材2-8℃冷藏可存12个月,开封后需24小时内使用),包装无破损、受潮;配套取样拭子、缓冲液管需与检测卡型号匹配(如沙门氏菌检测需专用缓冲液,不可混用大肠杆菌检测缓冲液)。
缓冲液处理:将缓冲液管从冷藏环境取出后,室温放置30分钟回温,避免温差导致液体冷凝影响样品溶解;检查缓冲液无浑浊、无沉淀,若出现异常需更换新管。
二、样品处理:规范取样与制备
样品处理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,需根据样品类型(固体、液体、表面)选择对应取样方式:
固体样品(如肉类、果蔬)
取样:用无菌取样勺取25g样品,剪碎后放入无菌均质袋,加入225mL缓冲液(按1:10比例稀释),用均质器拍打30秒(速度1000次/分钟),制成样品匀浆;静置5分钟,取上清液1mL备用。
加样:打开检测卡包装,用移液器吸取0.2mL上清液,缓慢滴入检测卡加样孔(避免液体溢出),静置5分钟,待液体渗透至反应区。
液体样品(如饮用水、果汁)
澄清液体:直接取1mL样品加入缓冲液管(若样品含防腐剂,需先加入中和剂),颠倒混匀3次;
浑浊液体:先经0.45μm无菌滤膜过滤,取滤液1mL按澄清液体流程处理,避免杂质堵塞检测卡通道。
表面样品(如设备台面、餐具)
取样:用无菌拭子蘸取缓冲液,在10cm×10cm检测区域内来回擦拭5次(力度适中,确保拭子充分接触表面),将拭子头部折断放入缓冲液管,振荡30秒使微生物洗脱;
制备:静置2分钟,取上清液0.2mL加入检测卡加样孔,操作同固体样品。

三、检测操作:设备运行与参数设置
此环节需精准执行检测程序,确保设备正确读取荧光信号:
检测卡装载
打开设备检测仓门,将处理好的检测卡(加样孔朝上)平稳放入卡槽,确保检测卡边缘与卡槽对齐,关闭仓门(听到“咔嗒”声说明闭合到位),避免因卡体倾斜导致信号读取偏差。
参数设置与启动
选择检测项目:在屏幕主界面按“Project”键,通过上下键选择对应检测项目(如“Salmonella”“E.coli”),确认后设备自动匹配检测时间(沙门氏菌30分钟,大肠杆菌15分钟)。
启动检测:按下“Start”键,设备开始升温(目标温度37℃±0.5℃)并读取荧光信号,屏幕实时显示“Running”及剩余时间,检测过程中禁止打开仓门,防止荧光信号干扰。
四、结果判读与记录:合规解读与存档
结果判读需严格按设备提示与标准规范,避免误判;记录需完整可追溯:
结果解读
阳性(Positive):屏幕显示红色“+”及“Positive”,伴随蜂鸣提示,说明样品中检出目标微生物,浓度≥检测限(如沙门氏菌检测限10CFU/mL);
阴性(Negative):显示绿色“-”及“Negative”,说明未检出目标微生物或浓度低于检测限;
无效(Invalid):显示黄色“?”及“Invalid”,常见原因包括检测卡失效、加样量不足、设备故障,需重新取样检测,同时记录无效原因。
数据记录与导出
手动记录:在《检测记录表》中填写检测日期、样品名称、检测项目、结果、操作人员信息,若为阳性结果,需额外记录复检情况(需用国标方法验证)。
数据导出:通过USB接口连接设备与电脑,在“Data Manager”中选择“Export”,导出Excel格式数据(含检测时间、荧光强度曲线),数据需保存至少3年,满足追溯要求(如食品企业需符合ISO 22000标准)。
五、操作后维护:设备与环境清洁
维护是延长设备寿命、保障检测稳定性的关键,需定期执行:
设备清洁
表面清洁:用75%乙醇擦拭设备外壳、操作台面,避免使用强腐蚀性清洁剂(如84消毒液)损坏屏幕;
检测仓清洁:每周用无菌棉签蘸取无水乙醇擦拭检测仓内壁(需断电操作),清除残留荧光物质,防止交叉污染。
耗材与废物处理
耗材收纳:未使用的检测卡放回2-8℃冰箱,做好标识(如“开封日期”“剩余数量”);
废物处理:使用过的检测卡、拭子、缓冲液管按“医疗废弃物”分类,放入黄色垃圾袋,由专业机构回收处理,禁止随意丢弃。
关键注意事项
人员资质:操作人员需经3M荧光检测仪NG3培训并考核合格,熟悉设备原理与微生物检测基础知识,避免非专业人员操作。
应急处理:若检测中出现液体泄漏(如缓冲液溢出),立即断电,用吸水纸擦拭后,用75%乙醇消毒检测仓,确认无残留后再重启设备。
通过规范执行上述流程,3M荧光检测仪NG3可实现快速、精准的微生物检测,为食品安全管控、环境卫生监测提供可靠数据支撑。